海魂
奇斌
一首蓝色的诗
汹涌着大半个地球的今昔
把世纪的风云
包容在蓝蓝的颜色中
说不清的古往今来
都随着原始的呼啸
在浪尖上翘首
在浪谷中思索
你最迷恋的是那童年的梦
那一个个蓝色的梦
多少次想去寻回失去的童真
多少次想去描绘最美的蓝图
你已经不再满足梦里
那瑰丽的憧憬
把粗壮的臂膊
擎起在广漠的空旷
俨如一张即将出航的帆
和着风响 和着浪鸣
和着阳刚汉子的气魄
在蓝色的琴健上
弹响一曲征服者的凯歌
蓝色的请帖不附带任何厚礼
也不裸露丝毫笑魇
唯有无垠的起伏挟着粗豪的唿哨
激发着欲试者的冲动
感召着探险者的热血
在狰狞与死亡面前
敢于直面人生的
无疑是大海的儿子
肌肤注定要裹一身蓝色
光亮的老茧
摇出多少航程传奇的故事
一把把摆断的橹
昭示着一段段蓝色的历史
粗糙的船舷与惊涛
碰撞成最响亮的诗句
当心灵的桅樯
被疯狂的浪涛所吞噬
另一幅坚硬的脊梁
又再低潮中拱起
惊魂的心魄
航过多少思辨的海峡
从容地去接受阳光的检阅
把懦弱者的尊严
嘲笑在淡淡的远方
亘古的光荣
宣称大海的儿子
昨日的骨骼己长成耀眼的珊瑚
灵魂已飘成绿色的海带
一代接一代
就这样默默
经受着最悲壮的洗礼
海魂 没有激越的留言
在茫茫的潮汐中
只有长鸣的涛声
荒岛的敬畏
和那枚属于你的
蓝闪闪的勋章
《海瑰》发表于1996年第2期《中国作家》。
《海魂》创作背景:福建云霄峛屿的海与东山的海(儿时的梦)。
张奇斌
张奇斌(1962年12月22日——),男,汉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业大”法律专业毕业。荣获“神枪手”,荣立“三等功”。笔名奇斌,张三论,张老三。祖籍福建漳州平和县安后镇马堂村,出生于云霄县。童年在龙海县石码镇及角美镇舅舅、舅母家寄居3年,上世纪70年代中期迁居诏安县。1980年至1984年在32347部队当兵。1985年至2000年在福建省诏安县人民法院任书记员、助审员、审判员。2000年至2003年应邀任广州《戴赛莱国际超市采购网》总编。2003年至2004年在“厦门市唐玛博美广告有限公司”(TOM户外传媒集团厦门子公司)做文案策划时,主笔《颂歌献给为国际花园城市添砖加瓦的人暨厦门未来房地产品牌网络营销战略峰会》。在策划案中,首先提出“美丽厦门”这一城市概念。2003年7月27日(星期日)接受《厦门晚报•白领人物》专访,并配上大尺寸艺术彩照加“编者按”。2006年在福建漳州“中国女排腾飞馆”成功策划运作一场近3000人参与互动的中国“水仙花诗歌艺术团”诗歌朗读。猫仔粥商标注册人,水仙花诗歌艺术团商标注册人。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陆续在《人民文学》、《诗刊》、《人民日报》、《中国作家》、《当代》、《十月》、《文学报》、《星星诗刊》、《诗歌报月刊》与香港《现代诗报》、台湾《葡萄园诗刊》及美国《世界日报》、新加坡《联合早报》、马来西亚《国际时报》发表诗歌作品,并几次被《读者》转摘。代表作品《写诗》,《献诗》,《中国诗骨》,《与鸟对话》,《领袖因人民而伟大》,《要吃米找万里——纪念中国农村改革开放40周年暨当年走进“小岗村”写心三首》。《雨落》发表于1996年第2期《十月》,1996年第11期《读者》转摘,2001年编入《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教案》。1991年出版诗集《风流在年轻》。杂论《包画家与包二奶》与《吴冠中说徐道齐之后(上篇)》。2014年哲论《三•阴阳三论》公开发表,提出“一切皆三”(世界由三构成,因三发展,有三永恒。)即“三是本原”哲学命题。2005年在《无限极之歌》中,首先提出中草药高科技健康食品为中华民族第五大发明,同年于厦门国际会展中心(金砖)举行由3000多人参加的“健康有约”盛会上配乐首诵。
1975年在云霄县红星小学(实验小学)读书时,因两幅彩笔画在陈再溪老师爱心指导下,被选上参加县文化馆举办的美术比赛获第一名,从而对美术开始有了冲动。
1976年在云霄县红星小学(实验小学)附中初一(一班)上语文课时,因朗读课文受到黄洪涛(黄宏涛)老师的表扬鼓励而喜欢上文学。
1979年参军到部队(255团2营5连),在文学上深受纪传开副营长的影响,从此爱上文学。
2018年3月3日开创全新诗歌写作形式——《一切皆三》。
2018年10月3日开始《全朦诗》超然写作。
2018年12月3日首倡“胎教从诗开始”(四阶段)。